悟 饕 池 上 飯 包

店鋪情報

STORE INFORMATION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木便當盒是怎麼製造的?

點閱率 : 5728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木便當盒是怎麼製造的?
點閱率:1392
早期池上飯包的木盒是由嘉義市『嘉正堂』所製造生產,當時嘉義擁有刨木機刨薄樹片的工廠非常多,機器沿革與技術傳承都是日本當時所留下來的,刨出來的薄樹木片還可製造成吉他、小提琴、日曆、飯包用木盒等,而當時這些產品也都外銷至日本居多。

這種刨木製物的技術風盛行了很久,一直到台灣工資不斷上漲,外銷市場逐漸喪失優勢,這些工廠就消聲匿跡了。過了一段時間後,也就僅存嘉正堂永勝發育珊等工廠,繼續生產飯包用木盒來供應國內市場了。民國八十八年,嘉正堂也經不起市場考驗,發生財務危機,退出市場;育珊公司則改採進口貿易,目前國內碩果僅存的只有永勝發一家工廠仍堅持傳統,繼續從國外進口木材,國內製造,生產木盒。

當時生產的木材為俗稱「江某」(台語發音)的鴨掌木,生長於台灣雜木林裡,可以說是池上飯包木盒生產的開端,但由於產量日漸減少,所以木盒厚度都控制的很薄,大約是0.7~0.8毫米。

後來,因台灣政府禁止砍伐鴨掌木,製造市場便轉往菲律賓及印尼發展,在菲律賓仍然使用鴨掌木,但由於木盒常常斷裂,所以研發出縫線,於木盒兩側增加強度,使其不易斷裂,厚度也增加至1.0毫米左右。而印尼使用的木材為豆科的銀合歡,印尼人稱興旺木,此樹為短纖維,也容易斷裂,所以只有再增加厚度,一舉增為1.5毫米,同時表面全部刨光,增加美觀。

然而,菲律賓所產製的鴨掌木木盒,最後也遭遇與台灣相同的命運,政府禁止砍伐,於是在民國八十七年後便停止進口,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絕大部份的木盒都是印尼人工林所生產製造的居多。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