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家門市變身全聯衛星廚房 十分鐘就可配送 便當千億產值發酵 悟饕拚掛牌戰略拆解
中午十二點,全聯福利中心南港中研門市的美味堂熟食區貨架上,擺放著一個個熱便當,吸引許多菜籃族或主婦駐足選購;而這是三十分鐘前,才從悟饕池上飯包南港店廚房製作出的新鮮飯包。讓人好奇,擁有二十多年歷史、年營收約二十億元的台灣便當連鎖加盟龍頭悟饕池上飯包,為何也開始進軍零售通路?
「是全聯先找上我們,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決定嘗試。」悟饕池上飯包執行長林峰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還原三年前與超市龍頭全聯攜手賣熱便當的始末。
原來,當時全聯提出希望在門市內增加熱便當品項,但熱便當不同於一般冷藏鮮食,不只得在當天現做,餐期最長也只有四小時。若由中央廚房統一製作,扣掉料理、包裝與運輸時間,銷售時間所剩無幾,容易導致報廢率提高。
目前全台擁有二○八家門市的悟饕,具備據點多、配送距離短的優勢,自然成為全聯積極尋求合作的對象。「每家悟饕門市都當作是衛星廚房,我們可以在十分鐘車程內配送新鮮的便當。」林峰充滿自信地說,正是這樣彈性、配合度高的優勢,帶動悟饕兩成的營收都來自客製化便當。
近五年積極轉型 搶千億商機
其實與全聯合作,只是林峰近年積極開拓台灣便當市場的其中一個項目。
早在二○一八年,悟饕就投資兩千萬元研發第一代便當智能販賣機,並設置於台北一○一、南山廣場與國貿大樓。去年再推出主打「健康、無添加」的新品牌WOO Box,更取得中華食品安全協會十一項無添加認證之純淨標章。接著,今年初又在台北市重點捷運站設置外帶小站「WOO to-go」與第二代智能販賣機,提供各式傳統或無添加便當。這幾年的悟饕,可說是動作頻頻。
「二○二二年,是台灣的便當元年!」談起台灣的便當市場,林峰眼底難掩激動與興奮的神情。過去曾任美林證券分析師,○一年在岳父悟饕創辦人李照禎的徵召下,回台接手悟饕。從餐飲門外漢一路下苦功,累積二十多年經驗的他,如今已成為便當界的活字典,舉凡公司內部的五百道料理食譜,或是台、日便當發展史,他全都瞭若指掌。
「作家焦桐曾經在〈論便當〉一文寫道:『冗長而無聊的會議加上恐怖的便當,不輕生已經萬幸了,誰的頭腦還能殘存創發力?』台灣人吃便當往往都是痛苦加無奈,很難說得出美味難忘的印象。」林峰直言,有別於日本成熟、精緻的便當文化,過去二十年,台灣人的便當文化仍然停留在便宜大碗、便利的階段。因此,儘管台灣人每年平均可吃掉五十億個便當,卻很少有人關注便當產業。
然而,一場疫情,改變了便當在台灣餐飲界的地位。
林峰觀察,過去兩年,悟饕銷售成長率達七.一六%,高於整體便當業的五%成長率。而台灣人的消費習慣也因為疫情有所轉變,如今市面上的便當,從百元以內的飯包到上千元的和牛便當都買得到,早已不是一九九五年,時任行政院長連戰訂一個五百元便當,就被批評太奢侈的年代。
儘管便當產業從未有官方估算規模,但林峰推估,接下來台灣的便當產值有機會上看千億元,也難怪近年有愈來愈多餐飲業者、零售通路想搶進這個市場。「以台灣人口二三○○萬計算,若每人一周吃一次便當,再乘以平均客單價八十元,就能創造近千億元的年營業額。」他不改分析師精神,細細地計算著。
悟饕在台北市重點捷運站設置WOO to-go外帶店,販售各式便當、輕食與咖啡。(攝影/蕭芃凱)
目標上市櫃 揮軍北美市場
只是,當市場上的競爭愈來愈激烈、產品愈來愈多元時,被認為是便宜大碗的老字號品牌悟饕,又該如何維持先行者優勢,繼續穩坐便當一哥地位,甚至將市占率再擴大?
「不能再用單一品牌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最快明年,悟饕就會有新品牌問世。」林峰不諱言,悟饕是台灣庶民美食的代表,當初創辦的宗旨就是要照顧出外人,擔起社區廚房的角色,因此在定價策略上,不會挑戰千元的高價位便當。但他也表示,隨著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改變,悟饕除了現有的無添加料理WOO Box,還會再新增蔬食便當、炒飯品牌,期盼以多元的便當形式來搶客。接下來,悟饕還打算上市櫃,並進軍北美市場。
「台灣餐飲一定要走出去,得去挑戰真正量體大的市場!」林峰強調,進入資本市場,是將悟饕帶向國際化的手段,而非目的。他透露,已在北美籌組團隊,打算先建置完整的機械化、自動化、數位化與零售化供應鏈,期許三年內能讓台灣味便當飄香海外。
報導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6/post/202204060030/